guolinqigong.github.io

Follow me on GitHub

杭州吐音班問題解答

一、預備功的松靜站立怎樣才能練好?

松靜站立,是新氣功療法的各項基本功的基本功式。這個功看來很簡單,但練起來並不容易,練得準確就更不容易。練功中容易發生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 重視不夠。 有人誤認為它是預備功,不是正功,可有可無,可練可不練。這種想法是很不對的,這是不懂得預備功的作用所致。預備功是練正功的預備階段,但它本身就是練功的開始,是入靜的開始,也是“氣機”發動的開始。所以這一準備做得好,做起正功來就能入靜得好,產生的內氣就多,療效也就高。在有了一定功底以後,多站一會兒,比如站10分至15分鐘,這本身就成了站功,就可以收到站功的效果。收功時的松靜站立也是如此。收功時多站一會兒,還可以使內氣更好地歸原、氣化,提高收功的效果。

2. 沒有鬆腰。 鬆腰是很重要的,腰不鬆氣就不能沉丹田。初練功者往往不會鬆腰,因此影響內氣的產生和運行。其實鬆腰並不難,只要按松靜站立的要領去做,逐一地檢查,並一一做到了,腰也就松下來了。

還有一點,就是雙腳的姿勢和位置,初練功者十之八九都站得不對,大多數是站成“八”字腳,這是不對的,應該站成“||”形,即雙腳內側形成平行線“||”。這樣內氣才容易從陽經下來,又從陰經上去。

二、做中丹田三個氣呼吸時,身體下沉好還是不下沉好?

做中丹田三個氣呼吸時身體可以下沉,也可以不下沉。一要根據病情而定;二要根據練功的深淺而定。一所謂根據病情而定,是指那些患有高血壓、高眼壓等指標高的病人,身體下沉的幅度可以大些、慢些,起來時則要快些,防止把氣帶上來。低指標的患者,如低血壓病人,則不要讓身體下沉,只要松胯、松膝就可以了。二所謂根據練功的深淺而定是指初練功的人,在做中丹田三個氣呼吸時,按要求做三個氣呼吸就行了,在呼吸時身體不必配合下沉或上升。因為有些初練功的人往往掌握不好這種配合而出了偏差,他們往往是在呼氣時身體下沉,這是對的;接著他們又在身體邊上升時邊吸氣,這樣做就錯了,結果出現胸部發堵和憋氣的現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呼時身體下沉,吸時保持身體下沉的姿勢不動,做完吸的動作以後,身體再起來(這時是自然呼吸,即所謂“平”,這個“平”實際上是個輕微的“呼”)。即 先呼(下沉)—吸(不動)—呼(起)—吸(站立)—;呼(下沉)—吸(不動)—呼(起)—吸(站立)—,……如此共做三次配合身體下沉的呼吸動作。以上是一般正常人或慢性病人的做法。癌症患者則在站立時先做吸的動作,然後呼(下沉)—吸(不動)—呼(起立、輕微的呼)。即:先吸(站立)—呼(下沉)—吸(不動)—呼(起立)—;吸(站立)—呼(下沉)—吸(不動)—呼(起立)—,……如此。共做三次。所謂先呼(為補)或先吸(為瀉),都是指在做中丹田三個氣呼吸時,第一個呼吸動作是先做吸的動作,還是呼的動作。

三、做中丹田三開合時要不要配合呼吸?

初練功時中丹田三開合不必特意配合呼吸,可用自然呼吸法,這樣不易出偏。如果初練功人在做中丹田三開合時勉強配上呼吸,往往出現氣喘或憋氣的現象,這是因為此時氣還不長,有時手的開合動作慢,就會感到氣不足;如果動作快,又會發生氣促的毛病,所以,還是以採用自然呼吸法為好。當練功時間長了,功底深了,就可以配上呼吸一開時做“呼”的動作,合時做“吸”的動作。這樣配合起來就很自然了,而且會出現雙手氣感充盈,有時還出現“意引氣、氣引形”,甚至出現“氣在意先”,所謂“意氣合一”的境界。這時雙手輕鬆,全身輕鬆,非常舒適。

四、怎樣才能練好自然行功?

自然行功的特點就在於“自然”二字。它對邁步與擺手, 以及搖擺天柱等動作都不作過嚴的要求,而是要求諸動作協調自然。這樣形體倒容易放鬆,再配合上輕微的“風呼吸”這個呼吸導引法,大腦就容易入靜,得到保護性的抑制。所以有些頑固性的高血壓患者,練慢步行功入不了靜,收效不大,而練自然行功,每日清晨堅持操練一個半小時,反而使血壓降下來了。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做到了松靜、自然。

那麼,怎樣才能練好自然行功呢?自然行功是一切行功的基礎,這個功練好了,其他行功也就好掌握了。初練功時可以分三個步驟來掌握:

第一步:按平時自然散步一樣,先不去注意手的擺動、與呼吸法的配合。在行走時,只要求:1.在邁步時稍微蹺一下腳尖,以便使腳跟先著地,出腳尖要朝正前方,有八字腳習慣的人,要注意加以糾正,否則腳跟不能很好著地,也就不能很好地把腎經調動起來。 2.舌舐上齶。要把舌頭尖輕輕放在上齶的牙齦肉際的地方。只要做到這點,每天清晨堅持練一個小時,大約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就會收到療效。

第二步:調整手的動作。走步熟練後,手的擺動也就自然地配合好了,這時要注意手心的方向。一般病人都要使手心朝著中丹田的方向來擺動。只是低指標的病人(如低血壓,白細胞、血小板指標過低等等)在行走時,手心要向上,待指標正常後再轉為朝向中丹田。癌症病人,在搶救階段手心向下,病情穩定後改為手心朝著中丹田擺。一般慢性病人,切記不要讓手心朝下,因為手心朝下是瀉法。

第三步:配合呼吸。上面兩個動作熟練後,再配合呼吸。這樣就會很順當地配合好,做得自然了。

五、一、二、三步功為什麼要點腳? 三步功的點腳位置為什麼與一、二步功不同?

一步功是走一步一點腳,兩腳交替著點,保持陰陽平衡;二步功是走兩步一點腳,先出哪隻腳就點那隻腳,點腳是固定的,因此可以根據病情突出地點某一隻腳。例如,肝病患者可以先出右腳,也就可以始終突出地點右腳。三步功是三步一點腳,也是兩隻腳輪流點的,但點腳的位置與一、二步功不同。一、二步功點腳都是在另一隻腳的內側中間以達到陰陽兩經的交流;三步功是後達邊那隻腳在原地點,而且在點腳時,眼睛要朝著點腳的那一側,並且要看到肩部。這個動作是為了導引內氣順著陽經從頭到腳(走外側),然後再順著陰經的通路從腳向上走(內側),這樣使陰陽經得到交流和調整。

六、做升降開合功時能不能配合呼吸?

初練功的人和練初級功時都不要配合呼吸,以採用自然呼吸為好,避免出偏。

七、升降開合功能不能代替慢步行功?

如出差在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練功場地,可以用升降開合功來代替慢步行功,每做一個方向算做一個,共做十二個,即十二個升降開合,這樣也可以收到做慢步行動的效果。但一定要配合練松揉小棍功。在有了練行功條件時,仍要恢復練慢步行功。

八、練功時間長了發生腰酸、眼脹、頭脹,有的還頭暈、頭痛,這是怎麼回事?

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一是勢子不准確,如頭低、升降開合手上升時過了印堂穴,從而把氣導引上去了(發生於高血壓患者),以及過於向前彎腰,走步時身體重心未掌握好,身子不穩等毛病造成的,糾正勢子就可以消除;二是意念活動,守題過緊,只要把意念放鬆,頭暈頭痛的現象就可逐漸緩解,以至消失;三是身體過於虛弱,這就需要通過練功增強體質以後才能逐漸消除;四是眼睛斜視,斜視就會頭暈。

九、練功時怎樣才能入靜?

在練功中能否放鬆、入靜,是能否產生內氣,以及內氣產生多少的關鍵。能否入靜,不僅是練功中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要靠平日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加強思想意識的修養。一個人具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質,心胸坦白、開朗,不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對同志熱情、友好,助人為樂,這樣雜念就少,練功時思想就容易入靜。反之,個人打算太多,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這樣的人不僅平日,而且在練功時都是想入非非,雜念叢生,那是很難入靜的。所以,這是練好功、入好靜的基礎。有了這個良好的基礎,再加上練功中的功法,就可以入靜了。

練功中幫助入靜的功法,就是“定題”、“選題”、“守題”。開始時採用簡單的“定題”的方式,再進一步採用比較靈活一些,也比較複雜一些的“選題”的方式。根據病情,按照選題的原則選好題,這些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比較難的是“守題”。初練功者一定不要守“中丹田”,也不要守“下丹田(會陰穴)”,更不要守“上丹田(印堂穴)”,否則,很少有不出偏的。新氣功療法中所設的“中丹田三呼吸”、“中丹田三開合”,以及收功中的轉意念引氣歸原的想丹田,都還不是“守丹田”,它只是把氣引回中丹田,然後就收功了。 “守丹田”則是在練功中把意念活動集中到丹田,把產生的內氣蓄在中丹田,待氣滿後,又會自動地流向全身的經絡脈道。所謂“通經接氣”、“飛經走氣”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生的,達到這個地步,全身的經絡脈道就全通了,沒有氣滯血瘀,也就不會有病了。達到這個意境,“守丹田”就不是“死守”或“固守”了,而是有聚有散,這時的聚和散已不是十分著意了,而是似守非守,甚至是意隨氣走,氣在意先,形成了若有若無的境地。這個地步不是初級功能達到的,只有到了中級功,而且練了一段以後,才能出現的。這種境界絕不是主觀追求所能達到的,而是靠苦練,內氣充足而後自然形成的。在內氣不足的情況下,如果主觀上勉強去追求,用意念去領氣,去“守竅”,去“衝關”,去追求什麼“小周天”、“大周天”,那就沒有不出偏的。練古氣功而出偏的,大多出於這種原因。只有那勤學苦練而又不急於求成的人,才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享受到這種豐碩的成果。所以,對“守丹田”的含義要有正確的理解,初級功中沒有“守丹田”的功法和要求,而且在練初級功的階段也不應該“守丹田”。

初級功“守題”是守體外的景物,而不守自己身體上的任何部位或身體內的任何內臟器官。守體外的景物可根據本書所介紹的原則和方法來確定。有些病人往往把守題的“守”理解得太死,似乎“守題”就是“固守著題不放”,違反了“不盯、不抓、不追”的原則,反而使大腦處於緊張的狀態,達不到“入靜”的目的。這樣練法,練完功沒有不發生頭痛或頭暈的。

對練功中的“入靜”要有正確的理解,所謂“入靜”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絕對的靜,絕對的不想“事”是沒有的。因為大腦本身永遠是處於運動中的。大腦不能不運動。人也就不能沒有思想。問題在於想什麼,怎麼想,在這一點上是可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氣功中入靜的功法就是據此而設的。人們在練功中可以藉助功法這個手段來控制想那些比較簡單的(如數目字)、愉快的(自己所喜愛的)、 靜的(如靜靜的森林、花草、樹木、平靜的湖水等等)種種事物或者詞句(如“健康”、“快樂”、“清靜”等等), 以此來代替或排除大腦中所想種種緊張的、不愉快的事情或紛至沓來的客觀刺激,從而使大腦得到相對的靜止;或者更準確地說,使大腦不同局部的細胞的興奮與抑制互相交替。這就是所謂“以一念代萬念”的意思。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知道應該如何掌握“入靜”的要求了,就不會在意念活動方面再出現偏差了。

十、練功中出現外動的現象好不好?

這在氣功界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我們從練功治病這個角度出發,考慮到病人特別是那些長期病號,大多是體弱的,經不起大的震動,因此不主張讓練功人在練功中出現外動的現象。

十一、練功中如果出現外動現象怎麼辦?

在練初級階段,一般說來是不會出現外動現象的。如果在練功中發現有輕微的外動現象,就要注意加以抑制,不要去想它、去追求它,如果還抑制不住,也不要急,就從容地收功。這樣,就不會出現大動的現象。如果在練功中出現內動的現象就不要管它,讓它動一會兒也不要緊,但不要追求它,過一會兒也就過去了。如果出現身體某個局部的肌肉跳動幾下,也不要去管它,過一會兒也就會過去的。

十二、練功中受了驚怎麼辦?

練新氣功療法的各項功目,只有慢步行功、松靜站立、頭部按摩、湧泉按摩等才有受驚的可能,其他如風呼吸法各種行功是很少會受驚的。在練功中如果受驚(突然發生巨響、尖叫、碰上東西、遇到溝坑等),千萬不要緊張,也不要睜眼,就地做中丹田三開合,或做三個不下蹲的升降開合;如果氣還未平,就再做三個中丹田開合,或三個不下蹲的升降開合。氣平後,接著練中度風呼吸法行功。這樣就可以及時消除受驚時的逆氣,不會留下什麼問題了。如果受驚後立即停功不練,驚功的影響不能及時消除,就會留下後遺症,造成所謂氣功偏差,就得花很大力量來糾偏。

十三、受了七情干擾還能練功嗎?

練功人最怕七情干擾,應該設法避免,盡力去克服。如果遇到無法排除的悲傷、大怒等乾擾時,就不要練靜功。因為此時練靜功,氣壓不下去就會出偏。遇到這種情況,只能練動功,如練自然行功或睜著眼睛練松揉小棍功,不要練頭部按摩。更不能練慢步行功。

十四、練功中身體某個部位出現針刺怎麼辦?

如果在練功中出現這種現象,練功後便消失,這是正常氣感。這說明該部位有病,練功中產生的內氣到達該部位時受阻,故發生痛感。這不要緊,當內氣暢通後就不痛了。一般痛一、兩次就過去了。在發生這種現象時,不要去管它,也不要去想它,聽其自然,如果想它反倒不好了。

十五、 練氣功會不會出偏?

不能籠統地說會或不會,練功得法是不會出偏的。也不要聽有人練功出偏而不敢學,練功而出偏的畢竟是少數,即使出了偏也不是不能糾的。當然在選擇功種時,應選擇那些比較穩當,有療效而又比較容易掌握的功種來練。總之,只要得法而又持之以恆,總會見成效的。

十六、練氣功為什麼會出偏?

練氣功出偏主要是由於意念活動不得法和呼吸活動不得法而引起的。

第一、因下列意念活動不當而引起出偏的現象最多:

(1)違反“三不”原則(不町盯、不追、不抓)而守題太緊。 (2)一開始就守丹田,而功力不夠,勉強去守。 (3)守題的位置不恰當,如高血壓患者守上丹田,或高於上丹田的事物;所守之題距離練功人的位置太遠,氣隨意散,日久造成元氣虧損。

第二、因下列呼吸導引不當而出偏的現象像也是比較多的。 (1) 數息法:意念活動落在呼吸上,注意力過於集中,造成呼吸不穩,甚至出現氣促、氣喘、憋氣等毛病。 (2)腹式呼吸法:注意力過於注意腹部的收縮(順式呼吸或逆式呼吸法),甚至用力過大,造成腹痛、腹脹、放屁過多等現象。 (3)呼吸法中的補瀉運用不當,該補的用了瀉法,該瀉的用了補法。 (4)呼吸時與勢子配合不當,如中丹田三開合,配合呼吸應該是開呼合吸;又如中丹田三個氣呼吸,配合身體的下沉動作,應該是下沉時呼,吸時要保持下沉的姿勢不變,切忌邊吸邊起。如果邊吸邊起這就會出現胸堵、憋氣等不適的現象。

除了以上兩點外,還有就是不懂勢子導引的作用或違反勢子導引的原則而引起的偏差,如勢子導引中的手心向下為瀉法,手心向中丹田為補法。開合中手心相對做開合動作為補,手背相對做開為瀉,手心相對做合為補,此為一補一瀉;手背相對做開與合為瀉,手心向下做開合也是瀉法。運用補瀉之法應根據病情辨證施治,如果辨症不准,實症用補,虛症用瀉,則會適得其反,越練越壞,也屬於出偏之例。

十七、快要收功時愛流淚是怎麼回事?

練功開始時和練功中沒有流淚現象,而當快要收功時,止不住地流淚。這種情況的出現,有時是由於有眼病而引起的,練功對眼病可起治療作用;有的是練功入靜的表現,越入靜越流,不過流也是點滴,這是氣感,是正常現象。

十八、練氣功與針灸能否同時進行?

練氣功與針灸療法可以互相配合進行治療,但要相隔一些時間,一般應在針刺後8小時再行練功為妥。

十九、如果練功時出現咳嗽怎麼辦?

這是因為低頭了,氣到天突部位下不來,就出現咳嗽的現象,注意平視就會好的。

二十、每天練功時間安排多久為宜?

功時的安排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安排不好,會直接影響療效。重病號,特別是癌症病人,如果功時安排得少,就難以見效。功時必須安排得多些,在室外要練3至4個小時才行。重病號及全休病人有充裕的時間,只要有決心就可以做到。上全班的一般病人,功時可以安排得少些,但最少也得兩小時,即早、晚各一小時。人們總覺得擠不出這麼多的時間,其實只要下決心,總可以擠出些時間的;甚至可以擠一些睡眠的時間。因為功練好了,練一小時功比睡一小時覺的效果要好,這是積極的休息。而且功練好了,睡眠的質量提高了,自然可以縮短睡眠的時間。問題是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開始時要克服一些困難才行。如果從長遠來看,練功後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年限延長,對黨和國家的貢獻更大了,這是很花得來的。

二十一、鼻咽癌患者能否吐音?吐什麼音?吐多少?

鼻咽癌患者能吐音。一般吐“哈”音。按九的數目字,即九個,九對或九組。在病情穩定後,應加吐腎音“羽”或肺音“商”六對或九對(一高一低為一對)。一般鼻咽癌患者經放療後,口腔粘膜破壞,口乾舌燥,沒有口水,虛火較盛,所以從腎入手調理,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二十二、吐音轉腰應從哪個方向開始?吐高、低音調整時,從同一方向或是從不同方向開始?

吐音主要是要鬆腰,在鬆腰的基礎上轉腰,重心也要隨之調整,以利運用全身的氣息,調動內氣,提高吐音功法的療效。至於先從那個方向開始轉,不是主要問題。一般的肝病患者,應先從左向右轉。其他病患者,從左或從右開始轉都可以。但一定要正面起,正面收,百會朝天。

二十三、血癌患者要不要吐音?吐什麼音?

血癌患者一般都可以吐音,但必須辨證施治。凡是幼稚細胞高,血像高的患者,要以“哈”音為主來控制病情。病情穩定後,高指標也降到基本正常後,則可加吐(或改吐)“羽”音。凡是幼稚細胞基本正常,血像低的患者,則不能吐“哈”音,而要吐“羽”音為主來調整血像。總之,血液病,主要是造血功能的問題,應從腎治為主。所以吐音時,不管是什麼音,都應以六為基數,即視病情輕重,吐音六個,六對或六組。

二十四、上班後的癌症患者,應怎樣安排功目?最少要練多長時間?對練功場地的要求是否一定要有樹?

這是一個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一般講,上班的癌症患者都是經過綜合治療後,病情穩定,身體基本康復後,或是工作需要,實際困難等種種原因才上班的。但不管是什麼原因上的班,也不管是什麼情況下上班的,都不應中斷練功。不少患者上班後中斷練功,很快病情復發,甚至轉移擴散。這是我們上班後的癌症患者應吸取的沉痛教訓。

初上班的癌症患者,每天至少應保證用兩小時左右練功。病重的應該多練點,病輕的可少練點。一般講,早晨上班前應練自然行功30~40分鐘,快功20分鐘和吐音功,下班後或晚上再練一、二、三步功各15~20分鐘或自己感覺最有效的其他功目。有的輔助功目可在工間休息或午休時練習。

練功場地當然以有樹、有水的地方為最好。萬一沒有,也不必強求,只要在空氣較好又較安靜的地方練習,一樣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二十五、頭部按摩的三按三呼吸,慢性病人與癌症人區別何在?

區別就一點,慢性病人的三按三呼吸是先呼後吸。而癌症病人的三按三呼吸是先吸後呼。

二十六、已經出現腹水、氣鼓的癌症病患者能否繼續練功?練那些功?

必須繼續練功,而且練全套癌症功法。但已經有腹水、氣鼓的病人,不能像一般癌症病人那樣按部就班地練,而要因人因病而異。首先是練功速度,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減慢一些,使之適應變化的病情。二是練功時間,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和體力,適當減少每個功目和一次性練功時間,比如:自然行功,你練不了40分鐘,就練30分鐘甚至20分也可以。總之實事求是,不可強求。你一次完不成應練的功時功目,你二次、多次就可以完成應練的功時功目了。三是加強腳棍功。

二十七、慢步行功與鬆腰功法有何不同?

慢步行功是治療各種慢性病的主功,是郭林新氣功初級功的重要組成部份。鬆腰功法是一個輔助功法,是要把腰松下來,把全身都鬆下來。每一個功都有一個鬆腰的問題,腰不鬆,氣就不能沉丹田,練功時氣不沉丹田,就練不成什麼功。因此,練好鬆腰功法,真正把腰松下來了對我們練好功是十分有益的。

二十八、每次做完慢步行功之後,全身發熱好不好?

練功練得好,入靜入得好,松靜自然,可以產生熱。這種熱在體內感到溫和舒適,收功後一會就過去了,這屬正常的。應聽其自然,順其自然,不可執意追求,也不必有意迴避。但如果這種熱像一把火沖到你身上,熱得燒心,感到不舒適,那就不好。這時,你可以做中丹田三開合,深呼吸, 把熱散一散。

二十九、什麼叫“開出去”?與平常的選題、守題有無區別?

“開出去”是慢步行功的意念導引的另一種特殊功法,可分為主動開出去(即有意開出去)和被動開出去(即偶然開出去)兩種。有意開出去就是放棄原來選好的守題,有意開到自己願意開到的題上去,如放棄你原來的守題,開到園林裡一片安靜的松柏樹林裡去,想呀想呀,一樣入靜,一樣產生內氣。但要處理好功法和時間的安排,不可開得太遠和時間太長。

偶然開出去(即被動開出去)是練慢步行功時,本來入靜很好,守題也很好,但突然受到音樂或其他外界音響的影響。如果是很好聽的音樂,你的意念就可以隨著開到音樂里去。有意去聽音樂也很好,很柔和,排除雜念,功勢照樣不變,只是出現一個偶然的題。如果音樂完了,就可以找回原來的題,按要求到時收功。如果練完功,音樂還未停,功也不收,題也不能放。如偶然受到意外衝擊,補救的方法則是不要做大收功,不揉球,不放球,而做中丹田三開合,中丹田三個氣呼吸。如意念還不能轉回丹田,則可再做三個,最多做到九個。

三十、松揉小棍功的補瀉怎樣掌握?

松揉小棍功的補瀉原則是根據經絡循行的方向來決定補瀉的,順經而行為補,逆經而行為瀉。松揉小棍主要是以內勞宮穴揉轉小棍。內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是從胸到手,所以,揉小棍時,向外轉為補法,向內轉為瀉法。向外轉一會再向內轉一會,亦外亦內就是調整功法。

三十一、病人既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又患有癌症應該如何練功?

同時患這兩種病,在練功上確實有矛盾,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不能用風呼吸法,而癌症患者一定要用風呼吸法。既要搶救癌症,又要保護心臟,只有加長療程放慢效果,行功速度慢一點,呼吸輕一點,而採用輕度風呼吸法。在練完風呼吸後,還可以加練慢步行功。細心觀察對症施功,堅持下來,都可取得滿意的療效。海軍文化部高文彬同志,就屬這樣一個病例。

三十二、既有高血壓心臟病又患肺氣腫、氣管炎等多種病,應如何練功?

那要看那種病嚴重,視病情分清主次。如高血壓心臟病是主要的,就不能用風呼吸法。如果炎症或其他雜病是主要的,就要用風呼吸法。高血壓心臟病要以慢步行功、松揉小棍等為主功,炎症雜病則要以風呼吸法自然行功和一、二、三步功為主功,但速度可以慢一些,呼吸也要輕一些。

三十三、肝癌病人白血球低、血小板低,而甲胎高,該如何練功?

這就要看你的白血球、血小板低到什麼程度,甲胎高到什麼程度,看那方面是危及你治療和影響你生存的主要矛盾。如果你白血球、血小板低到危險的程度,甲胎亦並不很高,那就要以提高白血球、血小板為主,做升指標的功法;如白血球,血小板只是偏低,並不很低,而甲胎卻很高,那就要練降指標的功法。如果都不是很低或很高,則既不要練升指標功法,也不要練降指標功法,而練調整功法就可以了。

三十四、練功為什麼要選擇方向?怎樣選?

練功選擇方向,是根據中醫傳統理論,五臟五方的認識而定的。在古氣功中還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鳥,後玄武”之說。都是講練功的方向。用現代科學觀點來認識,應該說,人體這個小型的立體磁場,必然要受地球這個巨大磁場的影響,我們在練功中,有意的調整人體磁場與地球磁場的微妙關係使之有利於我們的練功治療。具體選法則要辨病論治。如你是肝病,就應選東方,是肺病就應選西方,是心臟病就應選南方,是腎臟病就應選北方。脾選中央(一般可以向北)或選其他次要疾病的方向。

三十五、練過別的氣功,又想學郭林氣功,能不能同時練?

不同的氣功不同的流派,一定是不同的套路。新氣功有它的套路,別的氣功有別的氣功套路,各自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各自的問題,各自走的經脈渠道不一樣。新氣功調動這條經脈,別的氣功調動那條經脈,如果同時練兩種以上的功法,很容易在你的經脈系統發生矛盾,就好像把你的五臟六腑作戰場,在你五臟六腑裡打仗,你不受罪嗎!所以最好不要東練練,西練練,那是練不好功的。

三十六、郭林新氣功與“自控療法”好像都是腳蹺手摸、吸吸呼,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應該說“自控療法”是郭林氣功的一個支脈。稍稍回顧一下歷史,就能看清二者的關係。在1979年以前,社會上只有一個郭林新氣功療法,根本就沒有“自控療法”這個流派。而作為“自控療法”的五位發起人:韓秋生、張明武、張兆平同志,以及已故的楊彩球和楊殿學同志,當時都是郭林老師的學生,而且是當時部郭林新氣功療法的重要輔導員或工作骨幹,都很受郭老師的器重和培養。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郭林老師及新氣功療法,隨即投入了北京市氣功研究會的籌組工作,並公開採用“自控療法”的稱謂,相繼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地壇公園等處教功治病,為群眾服務。這就是歷史的事實。在這樣的歷史事實面前,郭林新氣功與自控療法的關係,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