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郭林原創老師團隊
關於吐音功“意念導引”的探討匯總
為全面推進郭林新氣功科學、樸實的傳承與弘揚,2020年新年伊始,雲彩老師組織原創教師團隊,繼續開展學習原創的探索、交流活動,帶領原創培訓班200餘名師生,圍繞吐音課程與辨證班課程複習中學員提出的問題,按照原創教材統一認識,給學員明確指導。上半年主要是吐音功課程的複習、提高、答疑解惑,採取李英偉老師每週主講一節微課,每週一位老師值班,學員討論提出問題,教師團隊答疑的方式進行。
1月2日,李英偉老師開始吐音課程第一講,為了引導正確探討方向,1月11日,雲彩老師提出了兩個問題:1,什麼是新氣功療法“吐音功”的“意念導引”? 2,癌症患者吐音,應該採用何種“意念導引法?為什麼? 要求教師團隊成員闡述自己對原創教材“吐音意念導引”的認識和辨證運用。 教師團隊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現將部分討論內容整理摘錄如下,供大家學習參考。(說明:每位老師名下摘錄的是幾次發言內容的匯總,因在討論中對內容有進一步深入的探討,部分短對話式摘錄出來不容易看懂,所以在此僅摘錄了各位老師內容比較完整的部分,敬請諒解!)
葉梅:原創教材出版有先後,如果互有矛盾,以後出的書為準應該是大家共識,因為新書一定是在舊書基礎上修改而成。我自己學習《為什麼》和《日記》兩本原創,還碰到同一本書互相矛盾的說法,怎麼辦?這就要仔細分辨,老師所指對像是誰?所講觀點適合慢性病還是癌症?在通讀,讀懂的基礎上全面把握,我相信以教師團隊老師們的水平,只要認真讀書都能做出正確判斷。
從實踐來看,于大元老師傳給我們的郭林功,都是悟外導引。當年于老師來福州辦班時,還曾告誡過我們,不要隨意升級(初級功升中級或高級功),因為有慘痛教訓!這些年有教法認為兩年就可以升級練慢性病功,結果是有人四年開始練都轉移復發,意念導引到體內哪裡,癌症就轉移到哪裡。還有四處推廣的**功(站樁)已經結出惡果,出偏復發轉移的已經由個別變為成片,甚至還包括康復二十多年的教功老師。如果不是在三導引這個氣功最重要的原則問題上犯錯,就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了!
2018年夏天專委會和北京抗癌樂園亦莊培訓班上,石增軍老師講,他一直堅持初級功,只不過在呼吸強度擺手方向等細節上,採用調整手法,照樣保持住了健康。在《為什麼》裡面,老師不止一次告誡所有人,圓軟遠是大家永遠的老師!這絕不是一句可有可無的隨口說說,它包含了老師對自己創的新功意念導引的根本定義—悟外。所以癌症患者堅持練初級功法,不但可以治癌,同樣可以保健延年,這是前輩老師們成功實踐給出答案!癌症病人在沒有郭林老師那種水平的老師的帶領下,不要隨意去練中級功高級功,這也是實踐給出的忠告。只有合適的,才是好的。而不是凡是好的,都是合適的。這個規律,也適合癌症患者。
劉炳凱老師指出了一條路,什麼路?到實踐中找答案,與書本相互印證。我贊成這種觀點,這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態度。學習除了書本,還應該注重實踐,尊重歷史。在放眼看世界時,我們的目光要朝向哪裡?郭林新氣功最廣泛最成功的實踐在哪裡?這個實踐證明了老師書中哪些觀點?淘汰掉了哪些觀點?作為郭林功傳播最廣泛最成功的一支,抗癌功法如何保住這個發展勢頭?循著前人成功的足跡,深入研究探討功理功法,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這是科學傳承應有之義。
完全贊成羅淑雲、劉炳凱等眾老師們的觀點!本來我對這封調查信,能否改變目前出偏頻發現象不報幻想,但看到群裡這麼多有實踐經驗老師們的熱烈發言,即使再晚,也一定要進來表態點個大大的讚!在那麼多的“親傳弟子”中,如果不是于大元老師的傳承正確,就不會被郭林老師選為“抗癌大隊長”。如果《抗癌健身法》不安全可靠,就不會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癌症患者練功要練初級功,這是幾十年來大家的共識!近年來頻發的意念導引出偏導致嚴重後果的現象,是當初于大元傳功時一直告誡我們要避免的,羅老師文中所說我也深有同感!而且通過學原創我們更明白了,郭林新氣功抗癌功法是半入靜動靜相兼混合功,不是全入靜的功法!癌症患者練吐音功也是如此,中級功要初級練法。
專門寫給癌症患者的《抗癌健身法》是這個寶貴經驗的體現,這不是歪曲郭林功,恰恰是北京抗癌樂園作為癌症患者最多,郭林功抗癌功法推廣最成功的地方,對郭林新氣功最大的貢獻!它忠實傳承了郭老師對癌症患者習練吐音功的意念導引功法規定,“癌症病人不許想”!如果還把個別老師習練意念功的經驗拿來當普遍真理推廣,只會繼續違背郭林老師原意,讓癌症患者飽受出偏之苦!專委會決定將癌症功法和慢性病功法分開著書的做法,就是郭林功辨證施治最好的體現!希望這封信也能夠起到這種正能量作用!
葉大盛老師的提問,讓我們對吐音意念導引的探討更深入了一步!群裡面我給黃靜文同學的微文已經談了對癌症患者吐音時怎樣“想”的認識。既是深入討論了,那我就多談一點。
一,《中級功》不僅僅是寫給癌症病人看的。其中所列功法癌症治療期患者不能全盤照搬。因為癌症初級功的意念導引是悟外,這是幾十年來無數抗癌成功者的共識。
二,辨證施治是郭林功的靈魂,首先要辨病!作為三導引核心的意念導引,癌症與慢性病一個“內”一個“外”,是完全相反的方向!這個辨證的位次,和“遠離病灶”一樣,是高於其它辨證原則的!對癌症患者來講,就是練中級功也不能違反這個原則。
三,要求操練者有初級功基礎,其含義是要掌握全身包括精神與肉體放鬆的功法,最重要的就是“會鬆腰”。郭林老師多次講到她的功練三個月就可以看見效果!實踐中我們自己體會,只要不是不想練、不能練,三個月基本都能收到“三寶”,這個時候開始學練吐音功是沒有問題的。
實踐中我們初級提高兩個班相距時間,也基本定為三個月。對急需搶救者,學會鬆腰後一兩周也可以上吐音功,《為什麼》書上郭林老師就介紹了一個案例,為什麼急於上這個功?因為他的病太重了,這就是辨病論治的需要!難道因為吐音是中級功,他就要按書上所說去意守嗎?這是做不到的!前幾天我已經在群里分享過郭老師的話了,這就是辨證施治的體現!在郭老師去世後的二十多年裡,于大元老師傳功全國,《抗癌健身法》之所以贏得廣泛讚譽,就是它安全可靠,堅持了郭林老師對自己新氣功的定義,它是“治病”的,不是追求“成功”出功能的。
四,至於練功以前的“想一想”,由於不是練功“進行時”,就不用去糾結了,不影響後面心安神靜的練功,練功前怎麼都可以。 “守”就不一樣了,你的腦子集中在某一點上,像靜文同學說她吐肺音時想著喉嚨,這就是“守”了!就像“肝癌想肝,肺癌想肺”一樣,是郭林老師明確反對的!
劉炳凱:有時候讀書很難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意念導引這個雙刃劍。我覺得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首先調查的健在的癌症患者,比如李素芳老師,袁正平老師,龔麗雲老師等眾多前輩人,看看這些健在的前輩是如何使用意念導引? 是否收視反聽? 然後結合書本來分析。如果這些郭林老師親自指導過的老師都不用,那就需要謹慎。
吐音功的意念導引,最基本的堅定信念,心安神靜。郭林老師是一定會講的。這是不需要提問的,這不僅僅是郭林氣功最基本的,哪個氣功都需要這一點。意守病灶,收視返聽這兩點在親傳癌症患者弟子身上是否發揮作用?如何運用?是理解郭林氣功王牌功法吐音功中意念導引的一個關鍵之處。
我個人建議給專委會信中的問題首先需要諮詢每位郭林老師親自教過的癌症患者弟子,郭林老師有在給他們教授吐音功時有沒有提到意念導引?如果提到了,如何配合吐音導引和勢子導引?
孫毅:我在《為什麼》這本書裡看到郭林老師在一個肝癌患者身上實踐收視返聽。老師說,“王昭君是大學生,有水平,也有醫學水平基礎。一般群眾不能讓他來這個。癌症我們不幹這個,以免出事!”這說明不是所有練功人都可以使用收視返聽這個意念導引法!那麼意守病灶這個意念導引法呢?我們要明確的問題是癌症患者吐音是否可以意守病灶?癌症患者吐音哪個階段可以意守病灶?
郭林老師說,癌症患者吐本臟音,必須是消瘤後。黃靜文已進入8年康復期,她吐的是肺音(商賞),“想一想”沒有病灶的肺或者部位,這與肺癌患者吐哈音想肺病灶是完全不同的!我自己實踐五臟音,除了肺腎(儘管沒有病灶,還是很謹慎。另外肝不允許想),心脾胃音我都有想一想該臟腑!
炳凱老師那天提了兩個問題:1. 如何安全吐音? 2. 如何提高吐音功效果?郭林老師很清楚意守病灶的好處,但是她考慮癌症患者病情特殊性與學練功特殊性,沒有氣功基礎,經不起風險折騰,所以把安全放在效果之前!這應該是癌症患者必須把握吐音功意念導引的基本原則!我想道理很簡單,再好的藥也是藥,必須用對人,才叫好藥。不該用的人用了,再好的藥也不好。這是我回答葉大盛老師的小部分問題,其他問題請群裡老師們解析吧。
這裡提示學習新氣功方法,就是要用縱向發展的眼光,前後教材比對看,不能孤立的看某本書!就像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成長過程!是不能只用某個時期來反映!新氣功推向社會後,如劉教授所言,郭林老師在實踐探索中,不斷驗證理論假說,修正傳統氣功中不適合癌症患者習練的功法。隨著實踐經驗的豐富,新氣功功法日漸完善,治病的特點也越來越突出!我們在學習中要多問為什麼?才能明白郭林老師前後教材有所不同的原因?去年學習原創初期,雲彩老師就在教師團隊強調,學習方法之一就是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郭林老師的原創九本書!希望我們為掌握新氣功傳承的正確方向共同努力吧!
李芳:今天下午看書,感覺學原創教材要有聯繫前後去看。比如安徽版中級功在講吐音功的意念導引的時候分四個小標題講:一是信念,二是心安神靜,三是意守病灶,四是收視反聽。這部分內容中並沒有講慢性病和癌症的區別。但是在新版郭林新氣功的書中,同樣是陶秉福老師在寫書,但意念導引部分修訂成了三個小標題,去掉了“意守病灶”的小標題(段)在收視返聽一段裡邊區分了慢性病和癌症病人,並且明確了初學者不帶意念。那麼再結合《為什麼治病抗癌》這本書陶秉福和郭林老師的對話內容,就可以看出在初始的時候,陶老也是對這一問題不太明確的,在和郭林老師對話明確之後,後來的教材就做了修訂,明確了癌症不用。而黃松笑的特種功一書,在講吐音意念導引的時候,是提出了按階段去把握的,雖然沒有明確慢性病和癌症病人的用法,但是提法卻比較慎重,對初級階段吐音僅都要求簡單松靜。所以我覺得原創的學習應該聯繫新版郭林氣功去看。相互比對印證。
“我們知道用大腦皮層的意識活動調度內氣的流向和發揮內氣的功能,是依照病種和病情來決定的,如果練功時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勢必使內氣跟隨神經細胞的電荷磁力流到肺部或腹部,當這些部位正是不需要電流的地方,如肺癌就一定防止體內電直接衝擊肺區,倘練功時只注意操練姿式的動作,也勢必把內氣引向所注意的肢體部位,當流向這些部位的電流是反向或是亂向,時間一長就很可能出現“以意領氣”造成不良後果。鑑於上述原因,為了取得理想的療效,就必須按照意、氣、形三者內在聯繫的規律練功”。 【摘自1975年郭林老師在龍潭湖講課資料】
關於怎樣應用意念活動功法,講到意念活動功法分為三部分,即選題(練功不久者用“定題”),守題,放題……選題適當否對療效起很大或者說決定的作用……比如癌症病人選題在病灶,由於思維神經活動在病灶而導致體內電流往病灶,病灶受電強力的刺激就要擴散,病情就像嚴重發展,所以選題功法必須要學習好,掌握透。
羅淑雲:雲彩老師提出,“要時刻用發展的眼光學習和傳承原創。”這是指導原創學習和傳承的綱領之一。
前段時間,我提出一個困擾問題,即應該如何理解郭林老師在日記中關於氣呼吸補瀉的定義?因為日記中,77年與83年的提法截然相反?對此, 劉炳凱 教授提出的見解是:”郭林老師……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假說。早期屬於探索時期,功法裡面傳統氣功的內容比較多,但是隨著實踐經驗的豐富,開始逐漸完善、成熟。新氣功治病的特點也越來越突出!”。此說符合雲彩老師提出的“學習原創必須用發展眼光”的意見。
我認為,關於吐音的意念導引問題,也應同理認識。
李芳老師列舉了陶秉福老師書中對意守病灶的前後變化:“在新版郭林新氣功的書中,同樣是陶秉福老師在寫書,但意念導引部分修訂成了三個小標題,去掉了“意守病灶”的小標題(段),在收視返聽一段裡邊區分了慢性病和癌症病人,並且明確了初學者不帶意念”。也就是,吐音要符合郭林師祖的”遠”;”遠離病灶”和”意念在外”的導引要求,而不用“意守病灶”。
在跟隨于大元老師學習的日子裡,關於吐音,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教功和帶練吐音時,總是不斷地、反複地強調:“一定要悟外導引!一定不能追求氣感!否則就容易出偏,尤其吐音時更不能守病灶。”我也經常看到,每有學員問到吐音中出現的一些所謂氣感問題時,于老師總是回答:“一定不能追求氣感!”總是反複強調:“練功出現八觸時,不能追,不能盯,不能念念不忘。要知道八觸現象是自生自滅的”。這“自生自滅”,雖僅僅四個字,避免了太多人的出偏和出偏現象。
我時刻牢記師祖的“遠”;“遠離病灶”和”意念在外”;牢記于大元老師的“不能追求氣感!”的意念導引要求。多年來,我本人及深圳機構教過的學員,吐音明顯出偏的一個沒有;出小偏的是極少數;凡出小偏的,大多是因為接受了外部干擾。出了小偏,只要查查功,找找出偏原因,很快就可以糾偏,不必停功,不影響郭林氣功鍛煉。
吐音出偏的原因,一般由動作僵硬、盯住勢子、呼吸不正確等引起,最多的是一味注意自身某部位或追求所謂氣感而發生。一味注意自身某部位和追求所謂氣感,其實類似於或相當於守病灶。腦部出小偏的相對多些。現在腦癌吐音流行追求共振感、聲傳感、氣動感、發聲直走上顎等等,往往導致頭脹、頭重、頭痛、頭暈、睡眠中氣竄、幻覺等氣滯產生的亂象。
出偏與個人的學法有關;也與個別老師的教法有密切關係!例如,學功只是單純模仿動作,不重視理解功理;教功只教勢子不教如何放鬆的具體辦法,查功只查動作,不查放鬆程度;及對吐音的基本要求不明確;甚至還有把所謂氣感作為氣功見效的標誌等等。這有意無意地引導著學員一味追求所謂氣感。
當前吐音和行功出偏情況越來越多,有的很嚴重,當收到他們“老師救救我!”的微信時,我很難過,這是在吶喊! 也可想而知出偏使他們多麼痛苦!嚴重出偏的須停功半年以上方可糾正。還有的功友齊現了病理反應、生理反應、藥理反應和出偏現象,全都攪和到一起,難以分辨,給就醫治療和康復增加了相當的難度,延誤了治病時機,甚至影響治癌的成敗。
關鍵是,練功中越是不守病灶,越是不注意身體的某部位,越是不追求所謂氣感,反而練功越發輕鬆怡悅,郭林氣功的療效更高,見效更快!
葉大盛:這次繼續學習郭林原創:討論吐音功法的“意念導引”,在各位老師的悉心準備的發言中,增加了我對吐音功法的理解,獲益良多,現有問題請教:
(1)英偉老師講課說:“吐音可以想一想臟區”,是在吐音前?還是在吐音過程中?這和“悟外導引”“選題不選體內”有矛盾嗎?
(2)郭林老師說:學練吐音,一定要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進行!我想問:作為一個教導吐音功法的老師,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郭德潔:郭林老師說,練吐音是要在有功底的時候練的,功底厚一點,好一點,內氣產生就多一點,這個音就吐得好一點,效果就大;功底不夠急著去練吐音,沒有療效是一個問題,並且容易出偏,那麼怎樣才能練好吐音呢?陶秉福老師說,掌握吐音功法是很不容易的,難就難在意念導引上,而意念導引在吐音功法中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麼如何做好吐音的意念導引呢?綜觀多本原創教材,都是強調要想練好吐音功,必須首先練好新氣功的基本功,做到松靜自然,能產生內氣。因此要做好吐音功的意念導引,必須搞好以下三點:
一,必須樹立堅強的信念。相信吐音功能治好病,有了信念就能持之以恆堅持練下去,也不會受到七情干擾;有了信念,吐音時產生的內氣就多。
二,心安神靜,心平氣和。郭林老師說“氣動則聲動”,心不平氣不和,雜念很多就調動不了內氣,音也就吐不出來。
三,慢性病人在針對某一臟腑吐音時,可以用收視返聽這一功法,癌症病人只注意松靜即可,不能用收視返聽。
綜上所述,我在平時教功時,如有學員要求學吐音,先了解他練功多久,再看一下他自然行功和升降開合做得如何,如果能達到松靜自然符合要求,就可以按功法要求教他吐音。為了做到心安神靜,要求他在吐音前做好預備功+升降開合,吐音功的要點:三松三穩丹田氣…,吐音的禁忌等,特別要叮囑一定不能急於求成,不要吐了十天半月就惦記著我的瘤子有沒有縮小,結節有沒有消除,要牢記李英偉老師的箴言:只求耕耘,不問收穫。這樣不帶包袱輕裝上陣地吐音,療效自會顯著。
劉國麟:郭林老師抗癌新氣功意念導引在每個抗癌初級功法中,“遠“是指導意念導引永遠的老師。
學習意念導引要從新氣功三關分度來理解,“三關分度”(【郭林新氣功為什麼能治病抗癌】P142):“我們分三關過渡,一個松靜關,一個意守關,最後一個調息關。……新氣功療法則是分度,三關分度。“
郭林老師抗癌功法總原則是三關分度,即松靜關,意守關,調息關。如果僅從郭林新氣功導引形式去理解三關分度,以意念導引,勢子導引,呼吸導引等認為初級抗癌功法沒有意念導引,只有腳蹺手摸勢子導引和吸吸呼的呼吸導引,是片面理解新氣功的三關分度。初級抗癌功法“遠“就是意念導引,是悟外導引。三關分度只是新氣功抗癌功法在沒有過松靜關時不進行“意守“,在中國傳統氣功中有“無意(守)不氣“的說法,郭老師通過實踐研究體會,不進行“意守“一樣也能產生具有療效的中醫氣功之“氣“。而鬆靜是貫徹在幾大導引之中的,意念要松靜,勢子要松靜,呼吸也要松靜……。
【郭林新氣功為什麼能治病抗癌】P165:“有一個功法是很好的,但是目前還不敢在群眾中用,就是把意念落在病灶裡,但是很危險的。……所以我知道意念落在病灶效果是很好的。但你要有意守病灶的本事才行,否則是很危險的。”
癌細胞具有在體內游離的特點,郭老師經過實踐總結出在氣功抗癌中要遠離癌之病灶。意念不能落於病灶,按摩要遠離病灶等都是避免刺激病灶。 (【新氣功防治癌症法】P26:“嚴禁直接按摩病灶即癌瘤腫物,以防癌細胞遇熱〈電能〉而溢出,轉移,擴散“)。而不是手心會發“病氣,毒氣”,如果對著身體又回到體內的說法,使練功者無所適從。
謝既同:我認為,這次討論的吐音要不要意念導引的問題其實跟去年學習原創時討論的“要不要守丹田”的題目很類似,那麼答案也應該是類似。對於廣大的患癌症的功友,特別是初學者,都應該按郭林老師的圓,軟,遠的“遠”去練,悟外導引,松靜,忘我,那麼,療效好安全度高。當然,對那些氣功高人,練功境界高的大師就另當別論,但那隻是小範圍的事了。
沈慧娟:本人認為吐音功的意念導引也同樣分癌症和慢性病,不同的意守方法。癌症病人的意念導引主要是樂觀積極的思想指導,以一念代萬念排除雜念,鬆印堂,鬆舌,鬆頸,鬆胸,鬆腰以氣帶聲吐,悟外導引不想病灶。慢性病,或為輔助五臟吐音可按臟腑的方,色,味,數,來意落臟腑來吐,來返視回聽。
20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