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qigong.github.io

Follow me on GitHub
主頁 1. 作者簡介 2. 關於郭林新氣功 3. 功目及功法 4. 辨證施治 5. 文章分享 6. 學員及答問分享 7. 資料分享 8. 讀書摘要 9. 氣功課程 10. 聯絡我們

松揉小棍功

一、 預備功

二、正功

功法:

1. 中丹田前原位揉棍式

身體重心前後移動,先往前,再往後,再回到中間,一前一後為一次,要做到虛實分明,注意重心移動的平、虛、實。如此連續做四次,然後上後腳,松靜站立,做一個開合,換另一隻腳再做四次,兩隻腳完成,上後腳做三開合,接著做下一節。

2. 下蹲揉棍式

重心前移,後腳跟起來。鬆腰鬆胯,百會朝天,慢慢下蹲至大腿平,前腳實,後腳虛,中丹田前揉棍,揉棍片刻,以腰帶胯慢慢起來,重心慢慢移至後腳,前腳跟慢慢虛起,揉棍片刻,重心再回到兩腳中間,如此重複四次,上後腳,做一個開合,換腳再做四次。

3. 左右側揉棍式

出左腳,身體向右轉90度,默念數字,揉棍片刻,身體轉回正面,重心後移右,揉棍片刻,重心再回到兩腳之間,如此重複做四次,然後上後腳,松靜站立,做一個開合,換腳再做四次。

4. 接上式,三開合後中丹田前揉棍,出左腳,調整兩腳呈斜丁字步,漸變成小弓步,前腿弓,後腿松。

雙手在中丹田揉棍,邊揉邊沿任脈徐徐向上,同時身體重心後移,棍升至膻中穴前,脚跟離地,揉至百會穴時,兩脚放平,前脚略虛,體稍後仰,接着雙手揉至啞門穴,揉棍片刻。棍按原來路線,回到百會穴,經過印堂穴,下到膻中穴,前腳放平,繼續揉棍到中丹田前,重心慢慢移至兩腳中間,兩腿成小弓步,默念數字,揉棍片刻,重心在兩腳中間,如此做四次,上後腳,做一個開合,換腳再做四次。

5. 收功法:

側身劃環、點穴回氣。

側身劃環注意事項:

1. 按照男左女右的先後順序出腳。做側身劃環動作,無論是棍手還是空手,就是沿著任脈向上升,而且要手心對著身體,慢性病患者和保健養生者,手要離開身體一拳的距離,癌症患者、尤其病灶在身體正面的,在不架肩的前提下,手要離開身體兩拳的距離,嚴守遠離病灶原則。

2. 淋巴瘤、腦瘤或者有腦轉移,以及高指標者,無論是棍手還是空手,最高升到印堂而止即開始劃環,不要升至百會穴處。

3. 做側身劃環時,一定要注意身體重心的前後移動,要做到虛實分明,要轉腰而不要轉胯。

4. 棍手升,身體重心往前,後腳跟慢慢虛透;棍升到百會,後腳慢慢放平;棍手降,身體重心慢慢後移,前腳跟慢慢虛起來,要做到虛實分明。

點穴回氣注意事項:

1、做點穴回氣時,放在中丹田前的空手不要動而且手腕要放鬆,指尖要朝前,用棍端輕點內勞宮穴;

2、為了點穴準確,持棍時可以離棍端近一些;

3、輕點內勞宮穴鬆開的時候,棍不要離開太遠,一鬆即可。

三、收工

四、休息

注意

1. 松揉小棍功,全程要輕閉雙目來練習,開始學練此功,若輕閉雙目練習感覺不舒服或者站立不穩,可微睜眼睛練習,情況改善後再輕閉雙目練習。除預備功和收功當中的中丹田三個氣呼吸外,其餘均採用自然呼吸。

2. 松揉小棍功練功時出腳的原則是:肝、膽、眼疾病患者,無論男女一律要先出右腳,而且要腳尖先點地,然後再把腳放平;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無論男女一律先出左腳,要腳跟先著地,然後再把腳放平;其他疾病者及保健養生者,按照男左女右的先後順序出腳,也是要腳跟先著地,然後再把腳放平。

3. 練習手棍功,兩手的內勞宮穴要輕輕抵住棍兩端,不要用力,轉棍的時候,要用手腕的靈活轉動來帶動兩手的轉棍動作,不要用手指幫忙,五指要虛攏,要用意、用氣而不用力。

4. 手棍功揉棍的時候,肩、肘、腕以及兩手指關節要放鬆,手棍揉動起來要平穩,不要晃動,腰部要做到鬆柔、沉穩、自然,腰鬆氣自沉到丹田。

5. 操練松揉小棍時,身體重心移動的速度要稍慢些,注意百會要朝天。癌症病人揉棍的速度應稍快些,保健養生者速度應慢些,一套做完以40-60分鐘為宜,做完後氣化和休息30分鐘左右,才可以進行其他活動。

6. 下蹲的要求與升降開合相同。

7. 腦瘤、腦轉移、淋巴瘤以及高血壓等高指標患者,在做第四節頭部、百會、啞門揉棍式時,以棍到膻中穴為宜,最高不能超過印堂穴。

主頁 1. 作者簡介 2. 關於郭林新氣功 3. 功目及功法 4. 辨證施治 5. 文章分享 6. 學員及答問分享 7. 資料分享 8. 讀書摘要 9. 氣功課程 10. 聯絡我們